有氧運動的種類很多,
在前文我們已經瞭解了有氧運動最基本的條件是333,
本文中將介紹幾樣比較容易達成的有氧運動。
手邊如果已經有心跳表的朋友,就帶著運動吧。
當然沒有也沒關係,實際上並非每人的心跳都是要130/min才可,
是要去計算大約60%~80%的最大心跳數,
比較常運動的人甚至120/min就進入有氧狀態了。
那麼沒有心跳表怎麼判斷是否有達到有氧條見呢?
簡單的判斷就是:有點喘,可是還是可以講話,但是又講得不會太輕鬆的地步。
我運動中從來不會去注意我的心跳次數,這樣反而容易讓我岔氣,動作就會有點不順,
所以只要大概抓個感覺就可以了。
以下是幾種簡單而且我常在做的有氧運動:
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
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
TRA健康曲線計畫-運動篇(1)
運動,是減重最有效率的方式。
基本上不論是任何種類的運動,對於減重、雕塑曲線,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。
但是,正確的運動觀念,
絕對可以幫助你更快速地燃燒脂肪與促進新陳代謝。
首先請記得最基本的333原則:
每周有氧運動3天,
每天至少30分鐘,
每次運動心跳數要達到每分鐘130。
其實根據現代人的飲食,幾乎天天大魚大肉,333原則早就不夠了,
所以更衍生出了357、531等等變體的運動方式。
雖然我很想說,拋棄這些原則吧,現代人只要能養成運動的習慣,就已經很不容易了。
但是既然你已經下定決心減重,
拜託千萬至少要達到333的標準。
為什麼是有氧運動呢?
有氧運動是燃燒體脂最有效率的方式,尤其是對於內臟脂肪的減少有"神速"的幫助。
我們常常聽到,持續有氧運動超過20分鐘以上,才會開始燃燒體內堆積的脂肪。
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,實際上身體會維持一個恆定性的作用,當你身體開始需要能量時,多少都會使用到脂肪,前20min燃燒脂肪的效率會慢慢的提升,到約第20min後脂肪的燃燒效率達到最高,20min以後視個人身體狀況會有略微的上升或下降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持續運動超過30min以上的原因。
至於為什麼對於內臟脂肪的燃燒會特別"神速"呢?
因為內臟脂肪合成速度快,代謝速度相對也快。
所以對於現代人常有的文明病脂肪肝,有氧運動比一堆市售的保肝膠囊有效許多。
那麼又為什麼提倡的運動時間是30min以上,而不是一小時以上甚至到兩小時三小時呢?
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養成運動的習慣,並且持續下去。
我想就算是運動健將,當他七老八十時,
應該也很少人有辦法每天持續有氧運動一小時以上的。
當然30min是個人為訂定的數據,
真正的運動時間應該要看個人的體能狀況,
自己去評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時間,
讓自己在最舒適的條件下去維持運動的習慣,
也就是說運動也是講求永續經營的啦XD。
p.s. 有氧運動的種類很多,在後續的文章,我將會介紹一些比較簡單容易達成的有氧運動。
基本上不論是任何種類的運動,對於減重、雕塑曲線,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。
但是,正確的運動觀念,
絕對可以幫助你更快速地燃燒脂肪與促進新陳代謝。
首先請記得最基本的333原則:
每周有氧運動3天,
每天至少30分鐘,
每次運動心跳數要達到每分鐘130。
其實根據現代人的飲食,幾乎天天大魚大肉,333原則早就不夠了,
所以更衍生出了357、531等等變體的運動方式。
雖然我很想說,拋棄這些原則吧,現代人只要能養成運動的習慣,就已經很不容易了。
但是既然你已經下定決心減重,
拜託千萬至少要達到333的標準。
為什麼是有氧運動呢?
有氧運動是燃燒體脂最有效率的方式,尤其是對於內臟脂肪的減少有"神速"的幫助。
我們常常聽到,持續有氧運動超過20分鐘以上,才會開始燃燒體內堆積的脂肪。
其實這樣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,實際上身體會維持一個恆定性的作用,當你身體開始需要能量時,多少都會使用到脂肪,前20min燃燒脂肪的效率會慢慢的提升,到約第20min後脂肪的燃燒效率達到最高,20min以後視個人身體狀況會有略微的上升或下降。
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持續運動超過30min以上的原因。
至於為什麼對於內臟脂肪的燃燒會特別"神速"呢?
因為內臟脂肪合成速度快,代謝速度相對也快。
所以對於現代人常有的文明病脂肪肝,有氧運動比一堆市售的保肝膠囊有效許多。
那麼又為什麼提倡的運動時間是30min以上,而不是一小時以上甚至到兩小時三小時呢?
因為我們的目的是要養成運動的習慣,並且持續下去。
我想就算是運動健將,當他七老八十時,
應該也很少人有辦法每天持續有氧運動一小時以上的。
當然30min是個人為訂定的數據,
真正的運動時間應該要看個人的體能狀況,
自己去評估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時間,
讓自己在最舒適的條件下去維持運動的習慣,
也就是說運動也是講求永續經營的啦XD。
p.s. 有氧運動的種類很多,在後續的文章,我將會介紹一些比較簡單容易達成的有氧運動。
2012年12月21日 星期五
TRA健康曲線計畫-吃的藝術(2)
在TRA健康曲線計畫-吃的藝術(1)文中我們已經瞭解了健康的飲食方式,
BUT!就是這個BUT!
所有事情總是會有個意外,減重這件事也不例外。
多年不見的好友突然約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
心儀許久的對象突然找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
好朋友生日大家瘋狂約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
公司上司找你跟客戶去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不吃你還想領錢嗎!
在外工作忙碌沒時間陪的家人找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不吃你還是人嗎!
可是怎麼吃?很簡單!
五字箴言!閃、躲、避、慢、送!
BUT!就是這個BUT!
所有事情總是會有個意外,減重這件事也不例外。
多年不見的好友突然約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
心儀許久的對象突然找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
好朋友生日大家瘋狂約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
公司上司找你跟客戶去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不吃你還想領錢嗎!
在外工作忙碌沒時間陪的家人找吃飯,吃不吃??? 吃阿!不吃你還是人嗎!
可是怎麼吃?很簡單!
五字箴言!閃、躲、避、慢、送!
TRA健康曲線計畫-吃的藝術(1)
TRA計畫中,飲食的控制很重要,我簡單整理成三點:
1. 聰明地選擇食物。
2. 維持適當的飽足感。
3. 吃到不低於基礎代謝。
這三點要同時滿足,說真的!很難!
除非你本身對於食物的成分、烹調過程等有一定的認知,
或者是在學校學過、自己有努力去搜尋資料作紀錄,
才可能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掌控自己吃了多少東西、吃了什麼樣的東西,
另外兩成,就是加工食品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。
1. 聰明地選擇食物。
2. 維持適當的飽足感。
3. 吃到不低於基礎代謝。
這三點要同時滿足,說真的!很難!
除非你本身對於食物的成分、烹調過程等有一定的認知,
或者是在學校學過、自己有努力去搜尋資料作紀錄,
才可能有八成的把握可以掌控自己吃了多少東西、吃了什麼樣的東西,
另外兩成,就是加工食品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。
TRA健康曲線計畫-什麼是TRA?
TRA: The Right Approach
沒錯,TRA的全名就是這麼簡單,
正確的方法
網路上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減重方式,有好有壞,
可是減重,並不值得你用命用健康來賭。
沒有專業的營養諮詢以及長時間的記錄,減重很容易功虧一簣,
甚至會有反效果。
TRA的整個減重方式,是完全受到專利保護的,
不只是過程中要使用的產品,就連減重其間的飲食方式、熱量計算,
都是經過NuSkin專業的研發團隊設計出來的。
也就是說你可以完全放心地將自己的健康交給NuSkin的TRA project。
以下將簡單介紹TRA減重過程中會使用到的產品 :
p.s.產品簡介將直接連結到SNQ國家品質標章網站或是NuSkin官方網站。
沒錯,TRA的全名就是這麼簡單,
正確的方法
網路上有各種五花八門的減重方式,有好有壞,
可是減重,並不值得你用命用健康來賭。
沒有專業的營養諮詢以及長時間的記錄,減重很容易功虧一簣,
甚至會有反效果。
TRA的整個減重方式,是完全受到專利保護的,
不只是過程中要使用的產品,就連減重其間的飲食方式、熱量計算,
都是經過NuSkin專業的研發團隊設計出來的。
也就是說你可以完全放心地將自己的健康交給NuSkin的TRA project。
以下將簡單介紹TRA減重過程中會使用到的產品 :
p.s.產品簡介將直接連結到SNQ國家品質標章網站或是NuSkin官方網站。
BMI, BMR, LBM Calculator
BMI, BMR, LBM Calculator
這是我自己用Google Docs寫出來的一個簡易的計算機,
可以用來計算:
BMI
BMR(基礎代謝率)
LBM(非脂肪組織重, Lean Body Mass)
並且可以幫你計算你減重過程中所減掉的究竟是體脂肪,還是LBM。
如此一來便可以幫助你了解你的減重方式是不是有問題,減到不該減的去。
減重的目的既然是減脂,那麼你的LBM數值就不應該有過多的降低。
LBM是指除去脂肪以外的所有組織重,
諸如器官、骨骼、肌肉等所加起來的重量。
也就是說你的LBM下降過多的話,代表你攝取的營養絕對不夠。
營養不夠,新陳代謝會降低,
如此一來脂肪代謝的效益也會降低,
這樣的減重方式是絕對不健康而且容易反彈成溜溜球效應的。
下圖簡述了本計算機的使用方式:
p.s.我用的BMR公式有考慮體脂率,對於體脂過多的人比較適用,如果你的體脂屬於正常範圍,可能會有誤差。 BMR真正的量測方式必須配合儀器長時間測量才是準確值,所以所有的BMR計算公式只是個參考的依據。
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
TRA健康曲線計畫-為什麼要減重?
TRA健康曲線計畫(產品連結)
https://www.nuskin.com/content/nuskin/zh_TW/products/pharmanex/tra_program/TRApackages.html
TRA健康曲線計畫,簡單說就是一種減重模式。
經過NuSkin的科學研究團隊成果,
結合營養學方面的知識,
所搭配出來的一種非常健康的減重方法。
計畫的重點放在:減脂 + 增肌。
為了這個計畫我作了許多功課,
並且查詢了非常多的資料,
往後會一一呈獻給大家。
本文重點將會放在:為什麼要減重?
減重是許多人的夢想,更是邁向健康的台階。
對於減重可以擁有更好的身材這點我就不多加贅述了,
我要強調的是健康以及老年後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R. J. Colman, Exp. Science, 325, 201(2009)
根據Colman等人的研究,發現在恆河猴的實驗中,
採取限制熱量飲食的實驗組相較於不限制熱量飲食的組別。
下表是我從文獻整理出來的簡單結論:
*此處的肌肉萎縮症是恆河猴特有的老化症狀,年老的恆河猴常因為
肌肉萎縮最後活動力嚴重下降而死亡。
Science這本科學期刊,在學術界具有非常高的公信力,
要有嚴謹的實驗設計、實驗結果非常明顯的可重複性、
以及對整個學術界甚至全球有突破性的貢獻,才有資格登上Science期刊。
如此明顯的結果,您......還會不想減重嗎?
https://www.nuskin.com/content/nuskin/zh_TW/products/pharmanex/tra_program/TRApackages.html
TRA健康曲線計畫,簡單說就是一種減重模式。
經過NuSkin的科學研究團隊成果,
結合營養學方面的知識,
所搭配出來的一種非常健康的減重方法。
計畫的重點放在:減脂 + 增肌。
為了這個計畫我作了許多功課,
並且查詢了非常多的資料,
往後會一一呈獻給大家。
本文重點將會放在:為什麼要減重?
減重是許多人的夢想,更是邁向健康的台階。
對於減重可以擁有更好的身材這點我就不多加贅述了,
我要強調的是健康以及老年後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R. J. Colman, Exp. Science, 325, 201(2009)
根據Colman等人的研究,發現在恆河猴的實驗中,
採取限制熱量飲食的實驗組相較於不限制熱量飲食的組別。
下表是我從文獻整理出來的簡單結論:
*此處的肌肉萎縮症是恆河猴特有的老化症狀,年老的恆河猴常因為
肌肉萎縮最後活動力嚴重下降而死亡。
Science這本科學期刊,在學術界具有非常高的公信力,
要有嚴謹的實驗設計、實驗結果非常明顯的可重複性、
以及對整個學術界甚至全球有突破性的貢獻,才有資格登上Science期刊。
如此明顯的結果,您......還會不想減重嗎?
Discovery頻道:人類基因解碼
http://www.discoverychannel.com.tw/tv-shows/dnathenextwave
12/22週六晚上8點鎖定《人類基因解碼》
以下內文引用字Discovery網站
如何透過基因科技應用來對抗疾病、抗老化、甚至尋找延緩老化?
DNA療法的研究始終受到爭議,但人類在遺傳學方面最新的進展,徹底改變了我們對DNA技術潛力的理解。Discovery頻道帶領觀眾了解這個値得一探究竟的新領域,包括介紹可能治癒致命疾病的方法、扭轉以往錯誤的認知和延緩老化過程。《人類基因解碼》深入解釋DNA測序如何重新塑造人類的生命,這項技術的應用又如何使我們重新思考對生命的看法。
基因是主宰一切的分子,它是DNA的一部分,也是構成我們身體的藍圖。DNA測序在過去幾十年來已有大幅進展,但真正能帶來重大變革的在於測序進行的速度和可負擔度。首次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耗費了幾百億的資金和10年的時間,但現在只需要花1千塊就能在24小時內完成人類DNA的測序。DNA測序不再只是實驗室才可執行的技術,反而很快成為大眾可取得的商業技術。一同來見證DNA測序如何拯救罹患致命疾病的雙胞胎,以及協助一名尋根的女士與失散多年的兄弟團聚,並透過基因技術解開生命的謎團。
搭上這波新浪潮的是富有遠見的基因晶片技術,它能讓科學家辨識掌控老化的DNA片段,透過適度的操作重新設定基因表現量以達到回春的效果。科學研究員已經鎖定特定基因,在與人類有超過50%相同基因的線蟲身上實驗,牠們因此能多活6個月之久。換言之,DNA技術正在建構一個基因世界,能讓人類活得更加健康,並在尋找青春之泉的老化研究上有進一步的發展。另一方面,科學實驗室和商業公司也正積極聯手合作,要把這些結果發展到臨床治療上。
關於這些新穎的DNA技術,科學家目前只略知一二,但實驗的結果顯示這些技術大有可為。技術的普及性也能讓DNA技術在鑑定調查上取得重要地位,因為它是該領域最具科學性的方法之一。DNA測序不只替我們的基因組成提供全面的觀點,也開啟了無限的可能。無論你是想學習科學新知,或是渴望永保青春,都歡迎準時收看Discovery頻道獨家播出的精采節目《人類基因解碼》。
有沒有看到!有沒有看到!有沒有看到!
是Discovery特別感謝NuSkin耶!
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
2012年10月16日 星期二
訂閱:
文章 (Atom)